湖湘“底色”拙诚:以拙的行为方式表达诚的思想境界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奉清清]

湖湘“底色”拙诚: 以拙的行为方式表达诚的思想境界

——访湖南省作协名誉主席、岳麓书社顾问唐浩明

唐浩明 图/傅汝萍

专家简介:唐浩明,湖南衡阳人,湖南省作协名誉主席,岳麓书社顾问。长期从事湖南地方文献整理出版与历史文学创作。编有《曾国藩全集》《胡林翼集》《彭玉麟集》《曾国荃全集》等。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读史随笔集《评点曾国藩》系列及《冷月孤灯》。所编所著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奉清清

“若要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近现代以来,湖南人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独领风骚,其踔厉敢死的性格一直为人所称道。随着湘军的崛起,其“扎硬寨、打死仗”的刚勇凝练而成的精神特质“拙诚”也引起广泛关注。那么,拙诚是怎样一种精神特质?是湖南人特有的吗?今天,我们还要不要发扬它?要不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日,湖南日报记者采访了湖南省作协名誉主席、岳麓书社顾问唐浩明先生。

1 曾国藩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人物。通过他,我们可以顺畅地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湖南日报:近三十年前,您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横空出世,引发学习、研究曾国藩热长盛不衰。您认为,研究曾国藩,有什么样的当代价值、或者说意义呢?

唐浩明:我是1982年到岳麓书社工作的。1984年,书社安排我担任新版《曾国藩传》的责任编辑,从此走进了曾国藩的世界。在曾氏领域里,我做了三件事。一是做关于曾氏文献的整理编辑,即编辑出版《曾国藩全集》。二是创作了以曾氏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即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三是对曾氏文字的解读,即评点其家书、奏折、日记、诗文、书信、语录。这六本书被称之为“评点曾国藩”系列。

说到研究曾国藩的当代价值,或是意义,我看至少有以下两点。

一是曾国藩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人物。对重大历史人物的研究,一直是历史学科中的大课题,因为它可以加深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对于当代人尤其是当代青年来说,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是一个很好的励志榜样。他可以从三个方面给今人以鼓励。其一,一个农家子弟,依靠自己的奋斗而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其二,一个资质中等的人,依靠长期的努力成就了大事业。其三,他通过平正之道走向人生的成功。

二是通过曾国藩,我们可以顺畅地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曾国藩一向被称作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者。我更认为,曾国藩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出来的标本式的人物。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透彻地认识和运用好这门学问大不容易。而要弄清楚曾国藩,则相对来说容易些。我个人认为,弄懂了曾氏,也就大致知道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它能帮助我们,在自己的人生和事业中去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 曾国藩很看重“拙诚”。拙诚就是以笨拙的方式去真心实意做事做人

湖南日报:曾国藩的领导力、湘军的战斗力其源泉就是“拙诚”吗?拙诚的内核是什么?是人的行为方式?还是思想境界?

唐浩明:曾国藩很看重“拙诚”。他甚至认为,湘军之所以能成功,靠的就是“拙诚”。清同治八年九月,曾氏写了一篇名曰《湘乡昭忠祠记》的文章,这是他晚年的心血之作。他借此回顾湘军十多年来的战斗历程。他认为湘军的成功,得力于一批“克己而爱人,去伪而崇拙”的忠诚者。他希望乡人“能保此拙且诚者”;并认为有了“拙诚”,不但能打胜仗,而且能办成世上一切事。

“拙诚”这个词,不是曾国藩的发明。韩非子说过“巧诈不如拙诚”;刘向说过“巧伪不如拙诚”;曹植、颜之推等人也说过类似的话。只是曾国藩对拙诚说得较多,感悟也较深。他说,“人以巧来,我以拙应;人以伪来,我以诚应。”他甚至说“唯天下之至拙,可以胜天下之至巧;天下之至诚可以胜天下之至伪。”这话的意思是说,普天之下,唯有最高的笨拙可以战胜最高的机巧,最大的诚意可以战胜最大的虚伪。

什么是“拙诚”的内核呢?我以为,所谓拙,指的是看似笨拙,实际上最为牢靠的方式;所谓诚,说的是人的真心实意。两个字加起来,拙诚就是以笨拙的方式去真心实意做事做人。

“拙诚”不仅中国先贤提倡,西方哲人也提倡。有一个著名的“牛顿找针”的故事,说的是牛顿的一根针掉到地上,他就把整个房间画出一个个的小方格,然后一个一个方格去寻找,终于找到了针。牛顿的方法,就是拙诚。虽然有些笨拙,但最为牢靠。老子说“大巧若拙”,“拙”,其实是最大的“巧”了。

3 拙诚是曾国藩突出的个人气质

湖南日报:那么,拙诚是曾国藩的个人气质,还是湖湘文化的一种特质?

唐浩明:曾氏这个人确实有点笨拙。左宗棠说他“呆滞”,李鸿章说他“迂缓”。他自己也认为自己不是带兵打仗的料子。他说军事尚奇我很平,军事尚诈我很实。因为他本人正如梁启超所说的“钝拙”,所以他也不太喜欢过于乖巧的人。他说天道有三忌,一忌“盈”,二忌“巧”,三忌“二”。所谓“二”,即三心二意,表里不一。应该说,拙诚是曾国藩个人气质的一个方面。

4 拙诚是湖湘文化的精神底色

湖南日报:通常而言,个人气质的形成,总是和他所处地方的地域文化密不可分。影响曾国藩个人气质的地域文化湖湘文化有什么特点?

唐浩明:我认为,拙诚是湖湘文化的精神底色。这话的意思是,湖湘文化的种种特质,都依附在一种本色上,这种本色就是拙诚。我们常说“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坚忍不拔、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的特质,这并不错。但这些并非湖南所特有,而是整个中华文化的倡导。比如说“敢为人先”这一方面,在近代广东人身上的表现比湖南人更为突出。我们只能说,带有拙诚色彩的敢为人先是湖湘文化的特点。

湖南地处偏僻,贫瘠落后,民生艰苦,民风倔强霸蛮。湖湘学术朴厚笃重,务本务实。千百年来,正是这种民风与学术孕育了湖南人的拙诚群体品质,并且深深地浸润在湖湘文化的方方面面。

最先以坚定自信的态度向世间公开宣示拙的理念的是周敦颐。周敦颐在做永州通判时,别人说他拙,他说不错,我就是拙,我不喜欢巧,而且我也为世俗太巧而忧虑。他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拙赋》悬挂于公堂之上。他说:“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短短几十个字,从言论、行为、道德、结果四个方面,赞扬拙而贬斥巧,最后总结拙能使社会风清气正、天下安顺。

周敦颐的《拙赋》与他的《爱莲说》一道,是影响中华民族世道人心的两篇重要文学作品。作为他的同乡,湖南人更深受他的影响,也更容易接受他的以拙为特色的诚的理念。

王船山说他一生的为人是“养拙自守”。魏源认为“拙之而反得”,并引苏澈的话来表明自己“虽拙而巧”的观点。

王船山隐居山林四十年,在物质匮乏、一无名二无利的困境中,苦心孤诣地著书立说,以最笨最拙的方式彰显他对信仰对学术的忠诚。魏源在二十年的幕僚生涯中,就像他的学号“默深”那样,将自己默默地深潜于书册史料中,协助林则徐、陶澍、贺长龄编辑《皇朝经世文编》《海国图志》,以拙诚的心态艰苦地探索国家的富强之路。

为近代湖南提供最大的思想资源与精神力量的这两位先贤,他们对拙诚的理念与行动,深刻地影响忧国忧民的湖湘志士。

在近代,由于机缘际会,湖湘文化的巨大能量得到最好的爆发。近代湖南最大的一件事情,自然是湘军运动。湘军的统帅曾国藩崇尚拙诚,湘军高层领导大多数人也信奉拙诚。胡林翼说:“破天下之至巧者以拙,驭天下之至纷者以静。”他还说,“上将之道,严明果断,以浩气举事,一片肫诚。其次者刚而无虚,朴而不欺,好勇而能知大义,要未可误于矜骄虚浮之辈,使得以巧饰取容。真意不存,则成败利钝之间顾忌太多,而趋避愈熟,必致败乃公事。”

胡林翼这段话的意思是:最好的带兵将领,应该是严明果断,以浩然正气办事,一片真诚;其次还应是刚强而不虚浮,质朴而不欺蒙,勇敢而又深明大义。最重要的是不能被那些骄傲、自以为是且虚浮的人,巧言令色而延误大事。没有真心实意,面对风险就会顾虑重重,自然而然地选择趋利避害,这一定会败坏公事。这段话把军营中的拙诚说得很具体到位。

罗泽南、王鑫、曾国荃等人更是切实奉行“扎硬寨、打死仗”,并以这一最为笨拙的方式赢得胜利的事实证明拙诚的功效,从而让拙诚成为湖湘上下的共识。

5 诚是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人文素养。但不能说拙诚是必备的

湖南日报:那么,拙诚可以看作一种必备的人文素养吗?

唐浩明:概而言之,拙诚,就是以拙的行为方式表达诚的思想境界。

我们只能说,诚是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人文素养。这是中华民族文化非常看重的品行。《四书五经》说“不诚无物”,诚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但不能说拙诚是必备的。

诚有程度之别与表现方式之别。实诚、恳诚、真诚、虔诚、精诚等等,说的是程度上的差别。曾国藩甚至多次说过“血诚”。他将血诚视为最高的诚意。热诚、坦诚、开诚、推诚等等,说的是表现方式的差别。拙诚,属于表现方式这一方面。表现的方式有不同,程度的深浅也有不同。

6 拙诚是担当的思想基础。拙诚能让人把担当做得更好

湖南日报:两年前,我曾就湖湘精神采访了省社科院时任院长刘建武先生,他认为担当是湖湘文化的血脉灵魂。您认为,担当和拙诚有没有某种内在的逻辑联系?

唐浩明:担当,是要付出代价的。担当有责任、有风险、有损失,有时甚至要流血牺牲。在精于算计者看来,世上有很多担当是得不偿失的。湖湘文化重拙诚,“笨人”“傻子”比较多,所以勇于担当者多。辛亥革命期间有三个著名的蹈海烈士,他们希望以跳海自杀的行为来唤醒麻木不仁的民众。这三个人是陈天华、杨毓麟、姚宏业,都是湖南人。在许多人看来他们是傻到极点的人,其实他们是以最为拙诚的精神在担当时代的重任。可以说,有拙诚这个担当的思想基础,湖南人才敢于担当。

7 愚公精神的实质就是拙诚。毛泽东写《愚公移山》,有文化的传承、精神的传承

湖南日报:毛泽东主席的“老三篇”大家耳熟能详,他笔下愚公的精神,是否也可以理解为拙诚?毛主席推崇愚公精神,是否可以看作是对湖湘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唐浩明:在曾国藩的心目中,拙诚就是愚公移山。清同治二年十月二十日,他在给郭嵩焘的信里说:“舍弟募勇太多,敝人深以为虑。渠锐意合围,亦颇有愚公移山之苦衷,屡次规责,诫其智小而谋大,而亦未尝不谅其拙诚也。”在曾氏看来,愚公移山与拙诚,遵奉的是同一理念,践行的是同一方式。

说到愚公移山,我们自然会想起毛泽东当年也曾经用愚公移山这个词来表述他的“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奋斗精神。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闭幕报告中,他向代表们动情地讲述了愚公移山的古老故事,号召全党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搬掉压在中华民族头上的大山。他说只要我们共产党人真心实意这样做,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就是中国人民。

我们由此看到了文化的传承、精神的传承。

8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种奋斗就是苦干实干。拙诚的核心在于吃苦耐劳、扎扎实实

湖南日报:强调拙诚,当然不应该是抱残守拙。因此,对拙诚,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唐浩明:拙诚的对应面是巧伪。这里的巧,指的是机巧、巧诈、投机取巧、使乖弄巧、花言巧语、巧言令色等等。这种巧,历来为人们所厌恶。这样一对比,社会风气是拙诚好还是巧伪好?为人做事是拙诚好还是巧伪好?不言而喻了。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出来的。这种干就是苦干实干。我认为拙诚的核心就在于此:吃苦耐劳,扎扎实实,在心志上不存投机取巧之念,不抱“等靠要”之想,一切倚仗自己的努力奋斗;在行为上不投机取巧,要硬寨死仗,稳扎稳打。当然这不意味着要拒绝科学方法和人生智慧。

湖湘文化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用血汗换来的成果才是长久的。所以我们要提倡拙诚、永葆拙诚。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