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古埠正东风 车如流水马如龙——改革开放四十年岳阳交通运输发展记事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盛 源 亚 平 刘 端]

龙城古埠正东风 车如流水马如龙

——改革开放四十年岳阳交通运输发展记事

杭瑞洞庭大桥 胡清明 摄

城陵矶新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 胡清明 摄

岳望高速公路路面施工。 袁力克 摄

通平高速南江大桥

汨罗市客运站。(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岳阳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 盛 源 亚 平 刘 端

40年弹指一挥,40年波澜壮阔,40年跨越发展。岳阳交通运输在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条道路、一座座桥梁、一个个港站码头,见证着巴陵大地的历史变迁,诠释着岳阳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

基础设施: 从望“湖”兴叹到“三龙”卧洞庭

八百里洞庭湖,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自古以来,洞庭湖就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阻隔着两岸的人们自由往来。面对天堑,敢为人先的决策者、不畏艰辛的建设者,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破除着岳阳发展的瓶颈。从1996年12月19日正式开工建设,到2000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7000多名建设者在洞庭湖的碧水涛声之上,奋战140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将“朝游北越暮苍梧……朗吟飞过洞庭湖”的梦幻化为现实。随后,2018年2月1日,杭瑞高速洞庭大桥建成通车,成为世界第二、国内第一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2017年8月16日,蒙华铁路洞庭湖大桥主桥钢桁梁顺利合龙,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曾经,来往于洞庭湖的河东河西,过河靠轮渡、运输靠码头,“走遍天下路,难过岳阳渡”。如今,“三龙”卧洞庭,连通了横跨湖面的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和重载铁路,洞庭天堑变通途。

从渡口到桥梁,从农村公路到高速公路,从港口码头到客货站场,岳阳交通运输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尤其是去年以来,岳阳市打响交通建设大会战,实施“5428”工程,2017年至2020年计划投资560亿元,主攻4条高速公路、20条干线公路和城市道路、8728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构建立体交通新格局。2017年,全市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额度居全省第二位,为岳阳打造湖南发展新增长极奏响最强音。

——G240刷新“岳阳速度”,干线公路建设迈出“大步伐”

2018年9月20日,是G240岳阳县城至湘阴公路开通一周年的日子。一年来,这条途经岳阳县、汨罗市、湘阴县3县市、全长64公里、投资17亿多元的干线公路为打造市域1小时交通圈注入了新活力,沿线居民和往来车辆都体验到了新路带来的畅爽。

“从开工到通车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这条路是我市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一级公路,也是全省‘十三五’第一条实施、第一条完工的干线公路。”岳阳市委书记刘和生用刷新了“岳阳速度”赞誉交通大会战取得的成效。

G240岳阳县城至湘阴公路只是岳阳市加快干线公路建设的一个缩影。去年开始,市本级主攻高等级干线公路,建设快速通道,全力构建市域1小时交通圈。2017年,G240岳阳县城至湘阴公路、临湘至湖滨公路、岳望高速新开连接线、屈汨线提质改造等项目建成通车,全市新增一级公路118公里。同时,湘北大道、G353岳阳城区段、杭瑞高速金凤桥连接线等项目开工建设,机场快速通道即将完工,S308平江县南江至岳阳县龙湾段升级改造、汨杨公路前期工作扎实推进。这些干线公路全部拉通后,全市一级公路总里程将突破500公里。

——构建立体交通新格局,拉开“四纵两横”高速公路网

随着交通建设大会战深入推进,岳阳市主城区“内部纵横成网、外部配套成环”的路网格局正在全面落子布局、加快落地成型。

2017年是岳阳城市道路建设的攻坚之年、收获之年。9月1日,皇姑塘立交桥建成通车,成为该市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全互通立交桥;12月25日,长康路全线完工,城市东环线已然成形;12月29日,赶山东路仅用9个月时间即全线竣工,补齐了城市南环线短板。岳阳城区“堵点”一个接一个消除、交通“节点”一个接一个打通,城市道路“大循环”格局跃然纸上、初具雏形。目前,城区30分钟交通经济圈正在形成。

同时,围绕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岳阳全力配合抓好高速公路建设。2002年11月30日,湖南省第一条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和首条实施绿色通道工程的高速公路——临长高速公路开通;今年2月1日,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桥建成通车,3404公里的杭瑞高速全线贯通;9月30日,岳望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平益高速、城陵矶高速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即将开工建设。岳阳“四纵两横”的高速公路网骨架已经拉开。

运输服务: 从单一到综合的转变

改革开放初期,岳阳境内水上运输因自然优势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居主导地位。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公路建设高速发展,公路运输迅速抢占运输市场,成为运输主力军。现在,运输方式已发生根本变化,随着8月24日三荷机场首次试飞成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初步形成。

在行业管理和运输服务上,大力倡导精细化管理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中,向管理要效益,靠管理树形象。一是加强运输市场监管。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大力整顿运输市场,逐步规范市场秩序,建立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二是增强运输保障能力。精心组织历年春运、军运、“黄金周”旅客运输工作,确保了旅客出行安全便利。保障重点物资运输,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运输需求。三是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资源优势,拓展铁、公、水多式联运,建设快捷、通畅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逐步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隙衔接”。进一步加快农村客运网络建设,按照“路、站、运”一体化原则,积极发展农村客运,建制村通客车率已达100%。重新整合和优化城乡公共交通资源,发挥交通运输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有序发展,交通运输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近年来,该市年平均完成公路水路客运量1.06亿人次;旅客周转量55.4亿人公里;货运量2.84亿吨,年均增长8.0%;货物周转量381.87亿吨公里,年均增长6.2%。地方铁路货运量完成1241.5万吨,年均增长10.4%。

物流发展: 从小店铺到千亿产业

面对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战略叠加,时代赋予了岳阳新的定位和要求:立足岳阳交通区位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抢抓政策新机遇,增创发展新优势,将现代物流业打造成为该市第三个千亿产业,释放江湖名城发展新活力。

——产业地位显著提升,物流运输总量不断增加。2017年全市物流业产值达715亿元,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全市货物运输量3.23亿吨,比2010 年增长2.02倍;货物周转量达425.66亿吨公里,比2010 年增长1.83 倍;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9 亿吨,比2010 年增长1.5倍;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2万标箱,比2010年增长3.3倍,物流经济总量稳步上升。

——物流业集聚区初步形成,物流企业量质同步提升。目前已初步形成城陵矶新港区航运物流集聚区,京港澳高速、107国道等公路物流集聚区和京广铁路物流集聚区。全市物流企业群体快速成长,形成了集装箱物流、现代仓储物流、危化物流、本土公路物流等物流门类,截至目前,全市有100多家规模物流企业,30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在全省位居前列。

——物流管理体制基本理顺,物流市场逐步规范。岳阳物流行业自2012年建立部门联席会制度;成立了物流行业协会,为企业与政府行业管理部门之间建立了稳定的联系方式,为政府分离部分社会职能提供了支持;成立了岳阳市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撑和促进市场不断规范。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未来,岳阳将坚持“一三五”发展思路,建设公路“大网络”、江湖“大港口”、客货“大枢纽”、铁路“大动脉”、航空“大走廊”,描绘江海通达立体综合交通画卷,构建立体交通新格局,为岳阳发展源源不断注入动力。

所谓公路“大网络”,是指建成城陵矶高速、平益高速、S308岳阳段升级改造等重大项目,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超过600公里,普通干线公路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将达到16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组组通硬化路,市与县、县与县、县与重点镇以高等级公路连通,全力构建市域1小时、城区半小时交通圈。

所谓江湖“大港口”,是指重点建设岳阳港城陵矶、道仁矶等9大港区,疏浚长江、湘江等干线航道,使规模以上码头泊位达到180个,形成沿江、沿湖港口群,远期把岳阳港建成“百万标箱、亿吨强港”,进一步凸显岳阳在全省的水运“龙头”地位。

客货“大枢纽”,即中心城区建成立体换乘的综合客运枢纽和无缝衔接的综合货运(物流)枢纽,建成岳阳东和岳阳南客运枢纽,全力打造“千亿物流产业、百亿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岳阳综合物流园,构建客运、货运枢纽两大体系。

建设铁路“大动脉”,加快建设蒙华铁路湖南段,规划建设常岳九、岳长城际等干线铁路,形成东西联接、南北贯通的铁路骨干网。新建松阳湖支线、临湘鸭栏港专用线等疏港铁路,促进区域支线铁路成网成环。全市铁路运营里程将突破700公里,岳阳成为国家铁路骨架的重要节点。

打造航空“大走廊”,建成三荷机场,设计年旅客吞吐量6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800吨,实现与三峡机场、张家界机场等区域支线机场的班线联飞联动,构建空中旅游大走廊,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责任在肩,担当在行。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岳阳交通运输人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毅和勇气,勇挑重担,主动作为,砥砺奋进,抒写新的辉煌!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