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大筹建始末——追忆钱学森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马望星]

国防科大筹建始末

——追忆钱学森


马望星

档案馆不显眼的角落里珍藏着珍贵文物资料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档案馆,一个不怎么显眼的角落里,珍藏着大量这所传奇式大学非常珍贵的文物和资料。2009年5月,笔者从学校政治部副主任岗位退下后,校长、政委指示我牵头把学校60年的基本史料整理一下,并将蕴涵其中的闪光点挖掘出来。笔者有幸发现档案馆里居然珍藏着科学大师钱学森30多年前主持改建这所大学时所作的5万多字报告、讲话和指示,有铅印的,有笔录手写的,内容涉及国防科大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钱学森教育思想的一次全方位展示。

说来也巧,笔者正准备初步整理这些资料时,又有了一个令人惊喜的意外收获,原学校领导张文峰的女儿张超英将老人生前在学校生活工作近半个世纪的60多本笔记捐献给学校。张文峰老人先后担任过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哈军工”前身)训练部副部长,“哈军工”教务部长、副院长,是主持“哈军工”南迁长沙更名为长沙工学院期间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后被任命为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顾问,1986年离休,2008年去世,享年89岁。他是唯一身居学校高层见证学校多次变迁的关键性人物。笔者认真阅读了这些笔记,发现其中有大量篇幅记载了当年文峰老人作为长沙工学院主要负责人,积极争取学校改建和协助钱学森先生改建学校的情况,记得详实、丰富,甚至包括许多小细节、小插曲。当年长沙工学院这所在许多人心目中以为是“中专戴帽”的学校,怎么会改建为我军工程技术最高学府?为何会让全国最负盛名的大科学家钱学森来主持改建?钱先生是如何设计改建这所大学的?这些记载对我们全面、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当天处理的第一件事,是筹建国防科大

文峰老人的笔记中有一段记载:“我们这所学校是毛泽东主席亲自决策,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全军第一所、也是全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府,即‘哈军工’。这所学院在‘文革’中遭受很大破坏,1970年主体南迁古城长沙,更名为长沙工学院。小平同志亲自决策在长沙工学院的基础上改建为国防科技大学,让学校重新回到军队序列,就是让我们重展当年‘哈军工’的雄风。小平同志一直关心我们学校,我当时作为学院主要负责人带着高勇同志当面向小平同志汇报,促使小平同志下决心改建我们学校。后来国防科委委派大科学家钱学森来主持设计指导这次改建,又是我与其他学院领导协助钱先生完成这次改建任务的。这段经历是我一生中最具幸福感、成就感,留下烙印最深、最难忘记的。”

文峰老人深情回忆:“事情就像发生在昨天。那是1977年7月中旬,我和高勇同志到北京向有关领导汇报工作时,听说小平同志即将恢复工作。有位老领导还特意告诉我,小平同志非常愿意了解院校方面的情况,建议我们当面向小平同志汇报。没想到小平同志很快就答应了我们当面汇报的要求。我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惊喜!1975年小平同志在周总理生病期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就指示国防科委制定了在长沙工学院的基础上组建国防科技大学的方案,并通知我们学校准备组织实施。由于‘四人帮’的疯狂破坏,这个方案被当作所谓‘右倾翻案风’的罪证受到批判被搁置。如今,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小平同志又重新恢复工作,这对我们学校来说是重现曙光!”

“记得是7月23日早餐后我回到住所,突然床头电话铃响起!我拿起话筒,传来一位女同志的声音:‘您是张文峰同志吧?我是邓榕,小平同志的女儿,小平同志今天上午10点听取你们的汇报,请别往他处去。’9点30分,小平同志派一辆黑色小轿车把我们接到了他家。小平同志亲切与我们握手,招呼我们坐下,耐心地听取我们的汇报并不时插话作重要指示”。

“小平同志就有关教育科技和学校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继承人类的知识,自然科学没有阶级性,哪个阶级掌握了就为哪个阶级服务。你们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可以花钱把外国资料买来,编到教材中去,也可以请外国技术专家来讲学。只有将先进技术学到手,才能发展,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你们要大胆干。’小平同志说:‘科技人员只要努力搞技术,在技术上有贡献,就要支持。’小平同志询问学校招生情况后指示:‘不管招多少,一定要考试,考试不合格不能要。就是我的子女考试不合格也不能要,这不怨你们,不能走后门。’谈到学校的科研工作时,小平同志指出:‘学校要搞科研,教学科研分不开,只有把科研工作搞上去了,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讲到学校1975年提出的改建方案时,小平同志回忆说:‘那时教育战线搞不动,我就想让军队带头,办一所国防科技大学,从高中直接招生。现在看来还不够,还应发展。’我们提出:现在仍然需要这样一所大学,并汇报了学校从当年的哈军工到现在的长沙工学院虽经历撤迁的损失和‘文革’的破坏,但主要基础还是保存下来了,在这个基础上把国防科大办起来,仍是适宜和必要的。这时,时任国防科委主任的张爱萍将军也来到小平同志家一起听我们的汇报。最后我们提出:可否让学校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上报筹建国防科技大学的报告,小平同志当即明确表示:‘当然可以。’小平同志的决策,成为我们学校重新回到军队序列、快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离开小平同志家,乘车回住所,我们一直沉浸在兴奋和愉悦的氛围中,始终像在做梦。当轿车驶向大街,突然发现满街人头攒动,人们兴高采烈举着标语敲锣打鼓,轿车司机告诉我们,这是北京人民在庆祝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顿时,一股无比自豪和幸福的暖流涌向全身,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的当天就亲自接见我们,处理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关于我们学校的重新改建。”

钱学森主持改建国防科大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文峰老人回忆:“回到学校,我们很快就向党中央、中央军委上报了‘关于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的意见’。小平同志及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在接到‘意见’后的第二天就先后批示‘同意’,并要张爱萍主任落实。1978年6月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关于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通知》,决定将长沙工学院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列入军队序列。翻开了学校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怎样改建国防科技大学?由谁来主导改建?张爱萍将军和当时的国防科委党委首先想到的,是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

令人敬佩的是,文峰老人的笔记中所记载的大部分内容与档案馆保存的资料惊人的吻合,还有部分内容是他协助钱先生改建学校时的个人回忆和心得体会。我走访了当年跟随钱先生改建学校的其他一些原学校领导和系的领导、部分专家教授。他们也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

钱先生主持改建学校虽然已经过去40年了,但重温当年他那些报告、讲话和指示,仍然深切感到还是那样亲切、贴近当前的教育现实,闪耀着钱学森教育思想的光辉。钱先生指导国防科技大学改建,是他的教育思想全面、系统、深刻、生动、丰富多彩的实践和展示。这不仅是国防科技大学,也是全国高校乃至整个教育战线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钱先生30多年前的教育实践对于破解“钱学森之问”,推动教育改革具有所强烈的启迪意义与价值。

笔者怀着对钱先生崇敬的心情和强烈的使命感,将这些资料整理、编著出书《钱学森创新教育思想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三个部分:首篇按时间顺序编列了钱先生先后四次来学校主持设计、指导改建时所作的报告、讲话和指示,让读者原汁原味地感受钱学森的教育理念;中篇整理了当年跟随钱先生一起改建学校的部分校、系领导和专家教授的回忆;第三篇是笔者对钱学森教育思想的解读。

钱学森妙笔描绘国防科技大学改建蓝图

文峰老人从钱先生1955年10月回国、同年11月来哈军工考察就与钱先生认识,与钱先生保持工作上的联系近半个世纪,他的回忆和笔记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钱先生关心学校建设的史实。2004年春节前夕,笔者代表政治部去总装备部石家庄干休所看望文峰老人时,他拿着笔记本绘声绘色地回忆了这段历史。笔者在学校档案馆查阅到的相关资料与文峰老人的笔记和回忆惊人地吻合。

文峰老人记载:“钱先生受命改建国防科大,可谓呕心沥血,他结合自已长年从事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超人的智慧精心设计改建方案,妙笔描绘改建蓝图。从1978年6月至1981年4月,他先后四次率工作组来到学校,每次都在学校呆较长一段时间,第四次长达19天。”

“钱先生的工作作风非常的认真细致,他深入到机关各部处,基层各系,各教研室、研究室、实验室、学员队、课堂、学员宿舍等,分别与全院各类人员座谈或个别谈话,广泛调研涉及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院管理等方方面面的情况,考察各类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他全过程、全方位的直接参与和具体指导学校的改建工作,足迹几乎踏遍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钱先生指出: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系统,在这个系统的诸元素中,人的因素是首位的。他指出:“我们不是办北大、清华那样的大学,我们就是要解决国家还没有解决的国防尖端科技问题,办国防科技尖端技术方面还没有的专业,培养能够作为将来若干年后向国防现代化进军的主力部队。一定要有勇气、有信心敢于创办我们国家和世界从来没有办过的大学。”

根据学校为发展下一代战略武器培养人才的办学定位,钱学森设计了“按学科设系,理工结合,以工为主(有时也称落实到工)”的办学体制与模式,体现了这位战略科学家和教育家的高瞻远瞩。这源于他对这所大学前身“哈军工”深入了解,源于他对世界理工大学发展历史的深刻了解,也源于他在世界著名理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从学从教从研整整20年的亲身经历、对理工结合办学规律的深刻认识,更源于他对世界教育科技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

“毫不客气地讲,我们培养的人就是一定要拔尖”

钱学森当年给学校培养人才具体定位是:为发展下一代战略武器,培养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国防科技尖端人才(简称“三高”人才)。钱先生说:“所谓三高,毫不客气地讲,我们培养的人就是一定要拔尖。”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后任学校校长的陈启智教授当年曾参与学校改建,与钱先生长年保持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他回忆说:“一定要拔尖”这句话几乎是当时钱老的口头禅,走到哪儿讲到哪儿。

钱学森对“哈军工”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按军兵种设系、按武器装备设专业的办学体制与模式并不满意。但有些从“哈军工”过来的同志习惯当年那种体制模式。钱先生在改建动员会上强调:“我之所以改革过去那种办学体制模式,按学科设系,是强化基础、淡化专业,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必然要求。”1991年6月18日,他给时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朱光亚写信提出,在国防科技大学试点理工结合加社会科学的学制模式,培养科技帅才。他晚年着眼网络信息技术为标志的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又提出了理、工 、文、艺结合的“大成智慧学”育人模式。

当时有些专家对基础与专业关系的认识有些片面。为了统一认识,钱学森建议在全校开展讨论。讨论会上,钱先生现身说法:“我先后改行八次,早年在交通大学学的是机械专业,到美国改学空气动力学,后来又搞弹性力学、物理力学、火箭与火箭发动机、工程控制论。回国后研究导弹与航天,现在又研究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但是我每次改行都比较顺利,主要原因是基础与专业基础打得比较扎实,多年来我一直注意基础理论学习。在加州理工学院,我的研究工作涉及数学和物理的问题需要解决,我在学习工程技术之余,选学了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复变函数等数理课程,为我日后的研究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所以,我在与我的导师冯·卡门(世界享有盛名的航天科学家)一起进行科学研究时,他总是对我深厚的理论功底赞不绝口。”

钱学森抓启发式教学,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国防科技大学至今还流传着一些钱学森亲自抓启发式教学、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故事。

陈启智教授回忆,一次他陪钱老去听课,那堂课是应用力学系一位教师讲授弹性力学壳体强度的三维方程。陈教授陪着钱先生正要迈进课堂,钱先生招呼陈教授停下:“我们就在课堂外听吧,既不妨碍老师上课,也不影响学生听课。”这位教师讲得认真,不仅将三维方程解释得清清楚楚,而且板书工工整整写满了整个黑板。大约听了半个小时,钱老对陈教授说:“差不多,可以走啦。”“您觉得这个课讲得怎样?”陈教授试探性地问钱老。“讲得好啊!可以说是一流的。但是太吓唬人啦!”钱老幽默地说。既然是一流的怎么又吓唬人呢?陈教授纳闷。钱老看出了陈教授的疑惑,说:“你没有看到这位教师把整个黑板都用数学公式填得满满的?满堂灌,怪吓人的。实际上三维方程只需要讲到二维就行了,三维就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好啦。再说这位教师授课呆板,在灵活运用上也有问题。”

钱先生特别关注基础课教学,他了解到当时化学基础课受到冷落,有一位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周世光老师讲得好,那天一大早提前来到基础课教室后排坐下,听周世光讲授“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周世光讲授时结合平时研究的新体会、新观点、新信息、新理论,将古代相关的经典故事和现实生活中涉及人思维记忆、物质精神生活、身心健康等化学现象穿插到课中讲授,由浅入深,引经据典,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将抽象的化学基础理论讲得精彩生动,当讲到判断自然方向从有序变无序的原理时,举起一个烧杯猛地一下摔在地上,学生们看到满地的碎玻璃都“噢!”一声说“懂了”。

钱先生十分欣赏和认同周世光这种生动形象、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授课方式。课后,钱先生走近周世光紧握他的手连声说:“讲得很好!讲得很好!你讲授的这堂课是高水平的。早年我在美国也听过类似的课。可以说,你的授课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钱学森非常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他要求学校在课时上作调整,尽量多安排学生做实验。按照钱老的要求,学校不断加强学生实验实习和参与科研的力度,在全国各地分别建立了十多个相关的实习基地,要求四年级本科生和所有研究生全面参与科学研究,明确规定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必须来自科研实践,经受“真枪实弹”的磨练,学校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科研任务,是在学生深度参与下完成的,有效增强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出了中国载人航天总设计师、工程院院士周建平,“天河2”总设计师、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院长杨学军等一批具有崇高理想信念、基础扎实的创新拔尖人才。国防科大先后取得以“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天河2”超级巨型计算机为代表的5000多项科技创新成果,与钱学森当年设计、指引的科研方向和鼎力支持是密切相关的。

迈上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新高地

钱老主持改建的国防科技大学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40年。40年来,学校的办学规模、人才培养方式、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研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钱学森的创新教育思想始终在指导和激励学校办学育人。

在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的直接关怀下,新一轮军队院校调整改革组建了新的国防科技大学。习主席在2017年7月19日新组建的学校训词中指示:“国防科技大学是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和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要紧跟世界军事科技发展潮流,适应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要求,抓好通用专业人才和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院校。”新的国防科技大学将在钱学森当年改建和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深入贯彻习主席的强军思想和对学校的训词精神,大步迈上新的征途。

(作者系国防科技大学原政治部副主任,少将,哲学博士。)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