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在三湘】“都想早点甩掉贫困帽子”——隆回县南岳庙镇造端村见闻

[来源: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记者 蒋剑平 通讯员 伍先安

水泥路直达半山腰,树林密密匝匝,屋舍零星几栋。冬日的山峦色彩斑斓,农家有如世外桃源。

密林里,鸡叫声此起彼伏。走近一看,藏着一个林中鸡场。高高的通透式围栏里,一大群毛色光亮、健壮肥硕的土鸡放养在林子里,吃谷子、抓虫子,追逐嬉闹,自由自在。

鸡场在隆回县南岳庙镇的省级贫困村造端村,主人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洪春。老刘请他的外甥小郑来当“鸡司令”。小郑说:“今年养了3000只鸡,实行山林生态喂养,马上可以出笼了。”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只鸡的纯利可达二三十元,全部卖出去至少可以赚七八万元。

村支书戴深文告诉记者,刘洪春以前每年最多养二三十只鸡,没想到现在把规模弄得这么大。他还打算搞农家乐,吸引人们来吃鸡买鸡。

戴深文感慨道:“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指导和帮助下,村民们都想干事创业,都想早点甩掉贫困帽子!”

与刘洪春相邻的贫困户刘秋成,自己有病,独子刘丁红前些年养猪亏了本。正在一筹莫展之际,2015年,扶贫工作队上门,鼓励他振作起来,依靠种养脱贫致富。刘丁红的创业信心又被点燃。

扶贫工作队经过调研认为,利用红薯、玉米,再种植些青草,养殖高品质肉牛,是条好路子。刘丁红积极响应。帮扶单位邵阳市交警支队支队长杨修文当他的帮扶人,个人支持他2000元;扶贫工作队支持他申请扶贫小额信用贷款4万元,通过以奖代补3年支持他1万元。资金有了保障,刘丁红从养5头牛起步,现在达到13头牛。刘丁红说,年底打算卖8头牛,可以纯赚2.5万元以上。

刘丁红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很高,两口子不但养牛,还搞林下养鸡和种植西瓜、茭白、红薯和青草,去年仅2亩西瓜和0.8亩茭白的纯收入就达1.3万元。

扶贫工作队队长彭建勋告诉记者,刘丁红家今年可以摘掉贫困帽了!

作为扶贫工作队队长,邵阳市交警支队干部彭建勋在村里一呆就是3年。他说,3年来,扶贫工作队紧紧抓住产业帮扶这个精准扶贫的核心,按照激励性扶贫要求,和村支两委采取以奖代补的帮扶模式,激发起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种植业,带动全村经济发展,让贫困户、资金、项目和市场等要素实现精准对接,做实产业扶贫。

2015年,村里成立了以范立新、刘丁红、罗仁清3户养殖大户为核心的养殖合作社,3年共养殖母黄牛60余头。他们不但自己摆脱了贫困,还带动了全村养牛产业发展。通过以奖代补,全村黄牛养殖从“零”起步,3年共养120头牛。

规模养猪、养鸡鸭,也跟着兴起来。范才根、范多南、胡青学3个大户养殖生猪350头以上,其他村民养了200头。全村共养殖土鸡6000只、鸭子5000只,有90户贫困户参与养殖。

“只要肯做事,土里刨黄金。”彭建勋说,2015年来,扶贫工作队采取统一购种、统一收购的帮扶模式,发动村民规模种植大蒜、西瓜、辣椒、百合等特色农产品。2015年,仅40亩大蒜、60亩黄心西瓜就让种植户增收50多万元。今年大蒜、西瓜扩种到130亩。村民胡礼学说:“种大蒜太好了!只种2个多月,1亩地可以赚5000多元。”

据村支书戴深文介绍,全村所有104户贫困户都得到产业扶贫政策支持。现在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贫困群众基本达到脱贫标准。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