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辉煌这5年”产业发展纪实:产业铺就崛起路

[来源:华声在线]

产业铺就崛起路

——邵阳市“辉煌这5年”产业发展纪实

三一重工邵阳制造基地。 邓小强 摄

邵阳经开区蜂巢创客园。 邓小强 摄

戴勤 尹建国 陈仕球 陈程

秋高气爽好登高。金秋十月,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崀山成了游客的热门旅游地。国庆、中秋长假期间,这里天天人流如织,日均达3.6万余人次。不只是崀山,这个长假邵阳市各地景区游客猛增,全市共接待游客374.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7.77%和115.83%

生态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得益于邵阳市“产业兴邵”战略的强力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市将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做大总量、优化结构、转换动能的原则,按照一产提质、二产优化、三产提升的思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着力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产业强市建设,步履铿锵,硕果满枝。

“绿色名片”越擦越亮

山山油茶林,坡坡油茶香。走进全国首个“国家油茶标准化示范县”邵阳县,身置绿海,美景醉人。

几年间,邵阳县高歌猛进,大手笔新造油茶林20.2万亩,建成全国油茶标准化示范基地21个,茶油年产值逾13亿元,捧回“中国油茶之乡”、“中国茶油之都”等金字招牌。如今,该县已成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油茶成为富民强县的第一产业,广大群众纷纷从“向两亩薄地要饭吃”变成“到‘绿色银行’取钱花”。

邵阳市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草山面积居全省首位,旅游资源总量居全省第3位,又是我省4大林区之一。近年来,该市立足资源禀赋,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高举“生态立市”大旗,致力推进生态农业、生态文化旅游业、生态工业发展,产业“绿色名片”越擦越亮。绥宁、城步、新宁、新邵、邵阳等7县被列入国家和省重点生态功能区。

为了做好产业绿色转型大文章,邵阳市大刀阔斧淘汰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产能。作为我省4个重点产煤市之一,邵阳原有煤矿107个,煤矿散小差问题突出。2014年初,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一举关闭煤矿65个,力度大、效果好,经验在全国推广。此后几年,邵阳进一步发力,决心整体退出煤炭行业,又陆续关闭40个煤矿。今年最后2个煤矿也停产关闭,邵阳彻底告别煤炭这一“黑色产业”。

生态农业发展上,邵阳着力打好特色牌。油茶、脐橙、金银花、蜜橘、南竹、奶业、中药材等形成“一县一品”格局,品牌叫响省内外。其中南竹、中药材面积分别达到252万亩和65万亩,均居全省第一。去年10月,邵东县廉桥镇还凭借特色鲜明的中药材产业荣获“全国特色小镇”称号。

放眼宝庆大地,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富硒食品纷纷成为新宠。城步苗族自治县通过大规模建设绿色农业基地,种植以红茄、西红柿、辣椒、南山萝卜为主打品种的延季蔬菜,发展苗香梨、猕猴桃、青钱柳、虫茶4大精品果茶。味甜汁浓的苗香梨、功效独特的青钱柳茶畅销全国。9月24日,在长沙举行的首届城步苗香梨产业扶贫成果暨中秋国庆电商农特产品展销会上,苗香梨备受青睐。儒林镇宏发苗香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饶家红喜滋滋地说:“我们的苗香梨完全不用担心销路。”目前,城步苗香梨种植面积7000多亩,今年产量预计近80万公斤、产值1100多万元。

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上,邵阳已建成1处世界自然遗产地、1个国家公园试点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3个国家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风景名胜区、5个国家森林公园、7个国家湿地公园、21家国家等级旅游景区(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家),崀山以及南山、黄桑、虎形山、云山等热门景区旅游日趋火爆。去年,全市接待游客325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8.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0.7%、20.8%。

与此同时,生态工业发展重点围绕打造高新产业和新能源产业而铺开。风电、光电等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目前,邵阳全市已建成风电项目10个,装机容量共计60万千瓦。加上在建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13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成为“三湘风电第一市”。

“产业舰群”越建越强

产业兴则经济兴。邵阳力推产业集群化发展,通过再造投资平台,打造资源集约利用的“产业舰群”。

2014年以来,该市在市本级和12个县(市、区)各规划了一个湘商产业园。至今,全市湘商产业园累计完成标准厂房投资78亿元,开工建设标准厂房460.34万平方米,竣工标准厂房405.55万平方米,建设规模居全省前列。

枝繁巢暖引凤来。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在世界各地发展、拥有规模以上实业的邵商达100万人之多,总资产超过4万亿元。邵阳把握良机,将“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作为一项重大决策进行实施,掀起邵阳挥师回乡建新功的热潮。近5年,全市累计利用外资9.05亿美元,年均增长18.5%;利用内资3908.55亿元,年均增长24.3%。2016年,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增速居全省第一,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增速分别居全省第二和第五。亚洲富士电梯、锐科机器人、小米电饭煲系列智能家电制造、彩虹集团特种玻璃等一批重大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或开工。

目前,邵阳实现了县县有省级工业园区,县县建成湘商产业园。仅湘商产业园就签约入园企业657家,入驻企业422家,投产企业268家,园区竣工标准厂房使用率达91.76%;去年,园区投产企业实现产值48亿元、上缴税收2亿元,带动就业2.6万余人。

园区,让邵阳企业由一个个“小舢板”,抱团成为一个个“产业舰群”。

作为“产业兴邵”和振兴实体经济的前沿和主阵地之一,邵阳经济开发区发展喜人。去年,该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00亿元、工业总产值278亿元。去年8月以来,该园区又引进邵阳智能制造(工业4.0)产业小镇、彩虹盖板玻璃、品牌服饰(箱包)产业园等60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190亿元。不远的将来,一个“千亿园区”将屹立在资水之滨。

在引进来的同时,邵阳一批优势企业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加快了“走出去”步伐。目前,邵阳企业已在12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营销平台172个。以邵商为主体创建的泰国湖南工业园、老挝湖南工业园、越南商贸物流园,获批为省级境外园区。借助境外园区和营销平台,邵阳对外贸易风生水起,其中一次性气体打火机稳占全球市场份额70%、发制品占全球市场份额20%。

今年8月,邵阳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再次为产业发展增添强大动力。新政明确在2017至2020年,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特色轻工、食品加工、电子信息4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生物医药、家居建材、新能源、旅游等10大重点产业;每年实施推进100个重点项目,拉动投资1000亿元,实现产值500亿元。一个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呼之欲出。

邵阳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通过产业升级、招大引强,邵阳产业发展特别是实体经济突飞猛进。其中2012年至2016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由770家增加到1141家,新增个数排全省第二;过亿元企业数由350家增加到585家,过10亿元企业数由6家增加到16家。

“邵阳智造”越叫越响

国庆前夕,湖南德沃普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效节能有载调容调压电力变压器及核心配件研发制造项目”,在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上夺得优秀奖。

湖南德沃普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邵东县,这家智能电网及自动化装备生产企业,现已获得40多项创新技术专利、90多项产品资质。

邵阳智造、邵阳创造,正在全国先进制造高层级舞台争得一席之地。通过精准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不断引进和培育带动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并且通过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邵阳制造”正在向着“邵阳智造”华丽转身。

邵阳市科技局局长段邵宁介绍说,全市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由2012年的24家增长到2016年的54家,其中4家被列为湖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13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62.5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邵阳市积极借智引智,强化高新技术的引领作用。与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创建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基地)10家、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5个;组建了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批准组建了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市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3个。

在推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的征程中,邵阳各地新招迭出。

邵东县致力引进“高端化、网络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新型工业项目,加大推广人工智能、机器人模具研发、3D打印技术使用力度,更新传统行业业态。

隆回县除了大力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外,力推人才引进,县财政对企业引进且连续服务3年以上的中级、副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奖励。

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繁荣兴旺,加速了邵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0.26亿元,财政总收入141.13亿元。2014年至2016年,邵阳荣获全省小康建设“经济发展奖”,成为全省唯一连续3年获得此奖项的市州。如今,邵阳产业正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发起新的冲刺。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